0930-666-960 / 0939-255-588
會員登入
好文分享
NEWS CENTER

山上可以放煙火嗎?專家提醒你山上放煙火的6大注意事項!

2025-04-24






山上可以放煙火嗎?專家提醒你山上放煙火的6大注意事項!


放煙火本是慶祝活動中最讓人期待的橋段,但在壯麗的山上施放煙火,雖然畫面壯觀卻也潛藏不少風險。究竟山上可以放煙火嗎?有哪些法規與安全細節不容忽視?這篇文章將結合專家建議與實務經驗,幫你一一解析山上放煙火應注意的事項,讓你慶祝無虞,也不踩法規紅線。


放煙火前要了解的法律與規定


根據台灣的相關法規,並不是所有地方都能任意放煙火。尤其在山上、國家公園或保育區域,往往有嚴格的火源管制。若想在山區放煙火,首先必須確認該地區是否屬於《森林法》或《國家公園法》管轄範圍,這些地點通常禁止任何形式的明火,包括煙火。若違反規定,最重可能會被罰鍰甚至須負刑責。


山上放煙火的潛在風險有哪些?


很多人以為只要避開人潮、挑選空曠地點,就能放心在山上放煙火。然而事實上,山區環境特殊,施放煙火潛藏的風險遠比平地更高。以下列出五大潛在風險,提醒你千萬不可掉以輕心:


1. 森林火災風險極高


山林地區植被茂密,特別在秋冬乾燥季節,稍有火星就可能引發野火。煙火的火花或未熄火藥容易飄落至灌木、枯葉等易燃物,形成火勢蔓延的重大危機。一場小煙火可能釀成數公頃森林的浩劫,甚至危及登山客與野生動物的生命安全。


2. 風向不穩定導致火星飛散


山區風勢多變且強勁,火花易被吹離預定施放區域,導致火源落點無法預測。這樣不僅增加起火風險,也讓旁人難以閃避飛火,危及觀賞者的安全。尤其高海拔地帶更常出現突發性強風,增加煙火失控機率。


3. 煙霧干擾視線與呼吸


施放煙火會產生大量濃煙與化學氣體,若在空氣不流通的山谷或樹林中,容易造成煙霧聚集。這不僅影響視野與活動安全,還可能導致呼吸不適,對孩童、老人與有氣喘者尤為不利。濃煙若擴散,也可能驚擾周圍野生動物。


4. 遇難求援難度提升


若放煙火造成意外或火災,山區因地勢遙遠、通訊不良,緊急聯絡與求援變得極為困難。消防隊與醫療人員進入山林所需時間較長,增加事故處理的難度與救援風險。與其事後補救,不如事前預防來得更有效。


5. 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


煙火施放後常會留下大量塑膠外殼、紙屑與火藥殘渣,這些垃圾若未及時清理,將嚴重污染自然環境。部分化學成分甚至可能滲入土壤與水源,影響動植物生存。而動物若誤食殘渣,更可能導致死亡,對生態平衡造成長期破壞。


哪些情況下可以在山區放煙火?


並非所有山區都一律禁止放煙火。部分私人土地,如合法登記的露營區、民宿範圍,若取得地主與主管機關同意,並符合消防與安全規範,有可能可以安排煙火活動。但即便如此,也需通報地方政府或消防單位進行安全審查。建議提前至少兩週提出申請,以利有足夠時間審核與安排現場安全措施。


專家提醒:山上放煙火6大注意事項


若你真的計畫在山上放煙火,以下六點注意事項一定要牢記。這不只是避免罰則,更是保護你自己、他人與自然生態的重要步驟。經過專家的歸納與實務經驗,這六大關鍵不容忽視,務必事先做好完整準備。


1. 先確認是否屬於禁火區


台灣許多山區屬於禁火區,像是國家公園、自然保留區、林業保育地等,都明確禁止任何形式的火源行為。放煙火雖是短暫的歡樂,但一個火星就可能釀成重大森林火災。建議事前查詢林務局、國家公園等機關的公告,確保地點合法、安全,才能放得安心。


2. 預先通報地方政府與消防單位


在山區放煙火,並不是取得場地許可就夠了。根據不同縣市規定,往往需要主動報備並送交施放計畫,甚至需經消防單位現場評估後核准。這不只是法律要求,更是確保整體活動安全與應變能力的重要程序。不要臨時起意,否則恐違法又危險。


3. 施放當天應安排安全圍界


施放煙火區域應劃定明確的安全邊界,避免參與者誤闖危險範圍。建議距離觀眾至少保持5至10公尺以上的距離,並使用警示燈條、反光繩或護欄作為視覺提醒。此外,安排專人值守與引導,能有效提升現場的整體秩序與安全性。


4. 預備滅火器材與水源


山上資源匱乏,若發生火勢蔓延往往難以第一時間控制。因此,現場至少需備妥乾粉滅火器、水桶、水袋等應急設備,以利火源控制。建議另備濕毛巾、鏟子與沙土,一旦火星擴散可即刻壓制,這是負責任放煙火者不可忽略的細節。


5. 使用低污染與可控型煙火


選擇煙火時應避免高空飛行型或音量過大的款式,盡量挑選冷焰火、地面型煙火等低風險產品。這不僅減少山林火災的風險,也降低對動植物生態的驚擾。記住,放煙火不應以「震撼」為唯一目標,安全與環保才是更值得追求的品質。


6. 放完煙火後需立即清理現場


煙火施放完畢後,絕對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人。現場須立刻清理未燃盡的火藥、紙屑與塑料外殼等垃圾,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或誘發火災。建議準備垃圾袋與夾子,由專人巡查並清理,讓大自然不留下任何人類活動的痕跡,才是負責任的表現。


放煙火前的責任與自覺,比畫面更重要


山上放煙火固然可以營造浪漫與驚豔的氛圍,但別忘了,山林不是我們的遊樂場,而是大自然的家。不論是為了拍美照、慶祝節日,還是安排活動,身為施放煙火的主辦人或參與者,我們都該有基本的環境自覺與安全意識。真正負責任的放煙火行為,從尊重自然、合法申請、安全防護與善後清理開始。如此一來,才能讓這份燦爛,不只存在於天空,更留存在人們心中。